《就要付出一切:攀登者的世界》

《就要付出一切:攀登者的世界》
0:00
/577.593438

引言

你能想象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的状态下,仅仅凭借自己的四肢,徒手攀登900米,登顶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花岗岩伊尔酋长岩嘛?你想知道这些攀岩者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下,是如何面对恐惧的么?今天我们分享《就要付出一切:攀登者的世界》

学校生涯

亚历克斯霍诺德是一个从高中时期就有严重社交恐惧症的边缘人物,他被认为是公认的怪人,但得益于他出色的成绩,大家仍然很尊敬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期间,攀岩是他唯一的爱好,他可以整月不和任何人交流,但是每天都会去攀岩。在大学第三年的时候,难以忍受无聊的大学专业课程,和比尔盖茨,扎克伯克等人一样,他选择中途退学。靠着父亲留给他的每月300美元的保险金和从母亲那里借来的一辆老式微型房车,他彻底走上追梦之路-全职攀岩。

攀登之路

初出茅庐

"只有社会边缘人或真正的个人主义者才适合探索登山运动",对于一些岩猴来说,攀岩本身不是目的,更多的只是一种精神麻醉剂,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为了保持亢奋,他们会选择吸毒,酗酒,猿吼。亚历克斯却不跟任何人厮混、除了少数几个朋友外,不社交,只是专注于攀岩。很快,他的冷淡惹毛了这些人,被他们戏谑为"伪君子"。
在攀岩界,开辟新线路的人往往会给这条线路冠以特殊的昵称,如果某个攀岩者想要别人知道自己的成就,他就必须告诉某个人。对于真正优秀的攀岩者而言,这是一件必做的恶事,他们一面会尽可能低调行事,但是另一面又会让别人知道自己完成了多么困难的线路。
就像震惊攀岩界的彼得克罗夫特在徒手连攀"宇航员塔"和"讲台岩"被巴卡尔发现一样,专注于攀岩的亚历克斯也迎来了他的巴卡尔。
一向低调的亚历克斯在攀登完上述线路后,终于被暗中观察全过程的一位叫做"卢卡斯"的岩猴泄漏了出去。其他岩猴们不愿意相信:第一个重复了克罗夫特杰作,第三个徒手攀登"宇航员塔"的人竟是这样一个无名怪咖。年仅22岁的亚历克斯正在寻找自己的真理。
攀登百科全书《登山圣经》将地形分为五级。四级地形掉落会重伤或者死亡,五级地形需要用绳索,领攀者需要在岩石中放置人工锚点。到20世纪50年代后,在5级地形之上,又包含了10个等级,标注为5.0、5.1、5.9。在此之后,对高难度等级又细分为简单、中等和困难,等。比如5.10a、5.10b、5.10c。
难度系数为5.11c的"宇航员塔"和"讲台岩"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因为有人连攀成功过,徒手攀登它们还能让人理解。但是接下来面对难度系数5.12d"月华拱壁",却是一条无人尝试过的,有连续210米在死亡区域的高难度线路,也是这次攀登真正意义上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为了能够徒手攀登成功,亚历克斯花了2天时间利用顶绳独自练习,又花一个上午徒手攀登上百个绳距,要知道,这比普通的周末勇士,一年的攀爬量还多,晚上他还会在房车中一连数小时在脑海中疯狂演练每一个动作,甚至想象自己以极大的速度撞击地面的画面,无数次正视自己血淋淋的body,最后再将动作从自己的脑海中删除。一般攀登队伍需要两天才能完攀这条线路,亚历克斯则在83分钟后就到达岩壁顶部。
至此之后,几乎每隔一年,亚历克斯就会尝试一次大的攀岩项目,而且期间会有无数次不为人知的热身线路,逐渐累积了上万英尺的攀爬高度。其中也有不少路线是在死亡区域的徒手攀登,整个过程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基础。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不滑坠呢,因为即使成功率达到90%,连续10次有一次失败的概率就会高达65%。很明显,答案只有一个:极高,极高,极高的成功率,接近百分百的成功率。在一次和本书作者的聊天中,亚历克斯提到会将每一次徒手攀岩的成功率提升到他认为合理的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是99%,更理想的情况是小数点后面再多几个9,如果达不到这个数值,他不会采取行动,而是暂时搁一边,先去做其他事。他用清醒的规划,勤奋的训练和极大的耐心缓和探索极限的欲望,长时间清醒地激动着,勇敢地克制着,一点点,一点点地提升只有他自己能够衡量的分子上的数值。

逐渐成名

随着亚历克斯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伟大的作品线路,越来越多的人迫切的想要试图了解,亚历克斯为什么能够有勇气去做这么危险的事情,有没有一种可能,亚历克斯是患上了某种疾病,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可以做到在压力之下把自己变成冷静的超人。"凡是天才之作,必定会引起世人的嫉妒与攻击,因为它们显露出普通人所缺乏的特质和才能。"叔本华。
2016年,经过加拿大作家麦金农的介绍,一个神经科学家为亚历克斯做了大脑扫描,结果表明他的大脑是非常健康的,他是一个追求刺激但是又能够调节情绪,又可以不停压抑自己内心激烈情感的人。"
面对本能的恐惧,过去20年,亚历克斯一直在刻意集中精力学习控制恐惧来克服绳子和保护站不牢靠的不合理恐惧,同时又要学习在做困难动作时保持镇定和放松。他曾这样描述学习控制恐惧的过程:"在我的舒适区周围会有慢慢膨大的气泡,屈服于恐惧,只会带来最初让你恐惧的坏结果,他让你心跳加速,视野收窄,对于攀岩,我知道自己处于恐惧中,所以我可以把它撂在一边,不去管它,就和饥饿的时候一样,我可以将这种感觉放在一边,等方便的时候再去吃饭。"木头觉得,这个过程和从小学习钢琴的人对于音感的灵敏度和常人不太一样类似,也和长期自由泳的人肩膀更加宽硕类似,朝着某一个方面高度聚焦的长期刻意训练,会逐渐打磨出一套适合这个方向的系统,而人体也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对于亚历克斯来说,这就包含了一定程度上控制本能情绪的能力。

追梦成功

2016年亚历克斯终于开始了他搁置9年的梦想:徒手攀登酋长岩,他选择的是一条914米的线路,即使有了9年的积累,仍然是历经坎坷。在这条线路顶部攀爬"爆裂光板"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就是不让他做动作,原以为可以找到替代的线路,但是这些支线没有好太多,爬了20次,他掉过2次,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在这个难点上做到让他满意的程度。16年秋季首次徒手攀登这条线路,在进行到整条线路的1/3的时候,因为状态不佳,主动放弃。在调整了一段时间后,次年的6月3日,偷偷离开女友,告别母亲后,他决定在难点处,不放摄影师,以便更好的进入状态。为了正确的理由进行攀岩,这一点无比重要,是因为自大,想要完成一部成功的影片,还是更为自己爬。社交媒体迫使人们去表演,但在接近自己极限的情况下,更应该认清自己。最终在经过3小时56分,上午9点28分,最终顺利登顶,没有欢呼的人群,也没有喷洒的香槟。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写,或许亚历克斯只是在努力活得深刻,活出生命的精髓,也正如荣格尔《血战库伦加尔山谷》中写道:对于端着枪参加一场无人伤亡的战斗的19岁的少年来说,战争就是放大不知道多少倍的生活。某种程度上,20分钟的战斗的体验,超过了普通人一辈子做其他事所累积的生命体验。

作者介绍

本书作者马克·辛诺特,美国作家、记者、职业攀岩者,大岩壁攀登先驱。他认为攀岩真正的精髓在于勇于面对自己的恐惧,认真有规划地一步步去执行,敏感地倾听大脑中细微的声音,用身体去灵感捕捉大自然的反馈,在面对极其困难的问题的时候,只要成功一次,你可能从此之后每次都能做到,越是接近极限的时候,越需要我们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武士精神,一种抓一个点时必须调动全身力量的狠劲。
曾有人说过:所有美德的基础就是勇气,引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我们可能无法随心所欲地关掉恐惧的按钮,但通过逐渐反复地暴露在害怕的事务中,有意识地正视恐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鼓起自己未被发现的勇气。